討論區: 攀岩醫學檔案(運動傷害、柔軟度)
2017-02-05, 02:11
|
回覆: 0
檢視: 51265
攀岩與運動傷害
文章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90%B3%E5%BD%A5%E5%84%80/%E6%94%80%E5%B2%A9%E8%88%87%E9%81%8B%E5%8B%95%E5%82%B7%E5%AE%B3%E4%B8%8A/866349280171779
|
討論區: 攀岩訓練綜合討論
2015-05-08, 14:49
|
回覆: 3
檢視: 7014
確保的「安全」之外
確保除了「安全」之外,還需要「舒適」、「安心」兼「導航」。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所以我就發發嘮騷一下。
「安全」是確保的一切,其他的三個要素都是建立在安全之上,沒有了「安全」一切免談。「安全」就是大家上課所學的各種操作和技術,而台灣大部分的教學也都只教到「安全」,然後就沒有了。所以大部分攀岩者確保的能力「頂多」只是安全而已。為什麼是「頂多」,因為還是有不少人不論岩齡為何,「安全」這項並沒有做好...
|
討論區: 攀岩訓練綜合討論
2015-05-08, 14:46
|
回覆: 0
檢視: 4042
抱石比賽心得分享
觀察路線時:
1.先看清楚路線上的所有岩點(包含可用的地形岩板),不用急著破解路線。
先不要管路線如何攀爬,單純的了解路線上的起攀、Bonus、完攀點,以及各岩點的施力方向(單向、多向)、可以使用的抓法、位置與特性,還有所有可以使用的岩板和地形。記清楚所有的岩點(與板面地形)之後,再開始思考路線的攀登動作。
初次比賽或經驗較少的選手,會發生“原來那個點可以倒拉阿”,“沒有想到要用側板”,“阿!我...
|
討論區: 攀岩訓練綜合討論
2015-05-08, 14:45
|
回覆: 0
檢視: 4342
抱石訓練:比賽模式
比賽模式的概念
比賽模式的雛形始於2006年高雄亞錦賽國手訓練時所構思的訓練方案。國手的賽前訓練通常都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跟體委會規訂的制度有關),要在一個月內讓選手的攀登能力有明顯提升,在理論上相當困難,實際上也很難有所成效。不過,如果是提升選手對於比賽的適應能力,則大有可為。所以,當初的訓練方案是以「如何使選手在比賽時能完全發揮攀登能力」為核心。
攀登能力與比賽的適應能力都是決定比賽表現的核心...
|
討論區: 攀岩訓練綜合討論
2015-05-08, 14:44
|
回覆: 0
檢視: 3769
一個攻克路線的小方法:你可以自己決定take的位置
如何訓練一個力量不夠的人拉單槓?一個適當的方法就是利用繩索及滑輪系統與重量片,增加反向助力來幫助訓練者鍛練。一開始時,訓練者可能需要額外增加三十公斤的反向助力才能拉起一個單槓,這時候我們可以從三十五至四十公斤的助力為開始,讓訓練者鍛練他的力量。在練習一段時間過後,當訓練者的力量逐漸增長,再以二至五公斤為單位,進一步降低額外的反向助力,循序漸進地一個階段既一個階段,逐步鍛練出訓練者的力量。
如...
|
討論區: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2014-11-03, 16:23
|
回覆: 0
檢視: 5778
攀岩級數123
FB發表處:https://www.facebook.com/notes/454763111330400/?pnref=story
◎什麼是級數?
所有人在剛開始接觸攀岩時,心中都會生起一道摸不著頭緒的疑問,那就是「級數」從何而來?這道經常困擾初學者的疑問,不只讓人丈二金剛,難以一窺全貌,同時也讓許多老手們不知所云,無法回答這個始終存在於每一條路線上的問題。
記得第一次參加社團岩訓時,我問學長:路線的級數怎麼訂出來的?
學長回答:找個經驗豐富的攀岩...
|
討論區: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2014-11-03, 16:05
|
回覆: 3
檢視: 6881
力量的秘訣(下)
FB發表處:https://www.facebook.com/notes/489111814562196/
--------------------
4. 瓶頸
--------------------
渴望力量的目的是為了爬上更難的路線、挑戰更高的級數。可是當我們擁有強大力量之後,有時卻沒有海闊天空的感覺,反而陷入瓶頸,級數舉步難前,逼迫我們設法鍛鍊出更強大的力量以突破束縛。每當我們加大一分力氣,企圖逼近身體極限,就會感到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束縛又重了好幾分。令人感到沮喪的是我們離...
|
討論區: 公開聲明區
2012-09-30, 20:53
|
回覆: 2
檢視: 6816
|
討論區: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2012-09-23, 06:31
|
回覆: 5
檢視: 14756
|
討論區: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2012-09-17, 04:38
|
回覆: 5
檢視: 14756
力量的秘訣(上)
個人的一些心得與經驗,目前完成一半,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http://www.facebook.com/notes/吳彥儀/力量的秘訣上/154853371321377
|
討論區: 最新比賽資訊
2012-07-14, 11:44
|
回覆: 2
檢視: 5272
|
討論區: 最新比賽資訊
2012-05-04, 20:16
|
回覆: 9
檢視: 7496
現在流行「低調」嗎? 恭喜李虹瑩贏得亞錦賽抱石銅牌
比賽已經過了一個禮拜,不過在此恭喜李虹瑩小姐獲得亞錦賽的抱石第三名。
也許李小姐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滿意,但是第三名已經很厲害了,山協也不用那麼低調吧!
山協的網站與facebook都只有小小的幾行字,沒照片沒內容沒新聞,啥都沒。
想看李小姐的英姿可至 http://taiwanrocks.net/ (恩,這是一個英文網站)
李虹瑩是台灣第三位拿牌選手,在這個運動比賽推廣得相當怪異的國度裡,能獲得這樣的成績已屬不易。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15, 22:45
|
回覆: 3
檢視: 6068
台灣龍洞攀岩Guide Book 「拍拍手」留言區
完成一本Guide Book是一件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成功的事。
一本Guide Book會為作者帶來一些金錢上的收益與名聲,
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些收益與名聲並不足以使作者付出那麼多的努力與時間。
真正驅駛Guide Book得以完成的是作者與其團隊,對攀岩的熱愛、對這塊岩場的情感、以及分享快樂的渴望。
也許,這本「台灣龍洞攀岩」有各種錯誤。
也許,這本「台灣龍洞攀岩」並無法滿足你的要求。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15, 22:42
|
回覆: 3
檢視: 6826
台灣龍洞攀岩Guide Book 「文字」錯誤記錄區
如果發現或覺得Matt的台灣龍洞攀岩Guide Book中,文字上有所錯誤,可在此處留下敘述,以供後續更正以及後人製做Guide Book時之參考。謝謝!
以下為岩友anmin所提供:
[全書各處] 攀登區域名稱 "校門口" "門簷" 的英文翻譯 "apprentice" 應為 "appentice". "apprentice" 是指 "徒弟" 的意思.
[all over the book] the area name "school gate - appentice" is incorre...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15, 22:40
|
回覆: 0
檢視: 5112
台灣龍洞攀岩Guide Book 「路線圖」錯誤記錄區
如果發現或覺得Matt的台灣龍洞攀岩Guide Book中,路線圖上有所錯誤,可在此處留下文字敘述,
以供後續更正以及後人製做Guide Book時之參考。
後門老人牆的路線圖錯誤的地方,以及少數有嚴重錯誤的地方,Matt已在著手補救的辦法,請大家見諒。
下面是我個人發現錯誤的地方:
第34頁,路線54「高檔快扣」,最後一段完攀處錯誤,應該是繼續往上爬內角到更高的固定點結束(圖上55,56之固定點)。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15, 20:15
|
回覆: 2
檢視: 9634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15, 12:41
|
回覆: 6
檢視: 7049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15, 02:20
|
回覆: 0
檢視: 4988
台灣龍洞攀岩Guide Book 「路線名稱」與「首攀者」錯誤記錄區
很高興Matt完成了台灣第三本(個人第二本)正式出版的龍洞Guide Book。
也很感謝之前YumYum編寫的「前進龍洞岩場」Guide Book陪我們渡過了14個年頭。
由於「台灣龍洞攀岩」書中的資料來源,為有限的文字資訊與少數攀岩者的口敘記錄,
所以書中的 「路線名稱」與「首攀者」不會是100%的正確。
如果有首攀者發現自己首攀的路線,其「名稱」與「首攀者」有所錯誤時,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15, 01:13
|
回覆: 1
檢視: 4595
家祝首攀後門「心臟很大顆」5.12b
2012/4/15(更正是14日) 張家祝 首攀 後門老人牆 最右邊一條的路線 5.12b
路線名稱為:心臟很大顆
台灣龍洞攀岩Guide Book 第91條路線
沿著Bolt一路翻懸岩往上爬到路線中間上方一點(第6顆Bolt)右邊獨立的大石頭上。
大石頭上可坐著放雙手休息,然後從大石頭往上爬到固定點。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08, 01:47
|
回覆: 6
檢視: 7049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05, 14:25
|
回覆: 45
檢視: 34258
|
討論區: 龍洞
2012-04-04, 00:57
|
回覆: 6
檢視: 7049
龍洞第一洞的5.14a路線
據傳聞J先生於4/1星期日完成了第一洞內的懸岩外角,一條近30米連續外傾的5.14路線。
(消息來源 http://www.facebook.com/RockClimbingTaiwan )
這是一條需要很多耐力,還要有足夠的暴發力才能完成的路線。
印像中J先生至少在一年多前就「falling in love with this route」。
不過這條路線岩面經常潮濕,適合攀爬的機會並不多,很多時候也只能試試動作,晾晾快扣,爬個熟練度而以。
想要一次完攀,還是得靠老天賞...
|
討論區: LZS抱石場
2012-03-04, 01:30
|
回覆: 5
檢視: 11315
|
討論區: 台北市
2012-01-20, 23:33
|
回覆: 56
檢視: 40100
|
討論區: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2011-12-05, 13:16
|
回覆: 21
檢視: 18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