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單個文章
舊 2010-05-31, 00:21   #1
林友民
版主
 
註冊日期: 2009-01
住址: 宜蘭冬山
文章: 406
林友民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關於攀登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一些想法

日前韓國女性登山者吳銀善順利完攀 14 座 8,000 公尺峰後,據聞過內企業繼之前贊助七頂峰成功後,將持續推動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攀登計畫。

對於台灣的登山好手,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可以一償夢想。對於國內企業有心以大量的經費持續支持登山運動,也是非常值得讚賞的。

然而,8,000 公尺峰的攀登,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台灣的登山者是否嚴肅的思考過,我們是否準備好了,我們是否真誠的了解探險登山的這一條道路背後的曲折,我們是否思量過這一件事情對於我們生命的意義,它所必須承擔的風險。

據說,這個活動預計以 15 年的時間來達成目標,也考慮採用甄選集訓的方式。

我個人有一些疑慮:

1. 是否會揠苗助長?

登山者有一個必經的養成過程,它絕大部分都要靠登山者自我的要求自我的焠鍊。
甄選集訓是否是一個好的方式?

2. 企業是否有能力面對長時間高海拔活動所面對的風險?

攀登聖母峰成功,並不代表攀登 K2, Kangchenjunga, Dhaulagiri, Nangaparbat 等
都會一帆風順,畢竟其它這些山峰攀登的困難度與風險係數遠高於聖母峰。
持續攀豋 14 座 8,000 公尺峰,就一定會遭遇失敗或是死傷,那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這些意外發生的時候,企業是否知道它可能會面對的社會輿論的壓力,
它是否仍然有勇氣持續推動後續的活動?

3.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攀登,對企業或是對於個人有意義,可是對於台灣在世界登山
的地位,或是對於登山探險精神而言,它其實並沒有很具體的價值。

韓國雖然是全世界完攀 14 座 8,000 公尺峰的國家,可是放在世界登山史上,
它不過仍然是一個 follower 而已。我講這句話,我想韓國有識的登山者,
也是會點頭贊同的。

登山追求的目標在於探險的精神,也就是走一條過去沒有人走過的道路。
14 座 8,000 公尺峰早在 1950 至 1964 年都已經被完攀了。
1957 年 Hermann Buhl 等人是第一個以阿爾卑斯式攀豋,
完成了 Broad Peak 的首登。
1963 年美國人的聖母峰西稜北壁洪賓雪溝路線是第一次新路線的開拓。
1970 年安拿普娜南壁與南迦帕貝 Rupal Face 則是第一次喜馬拉雅大峭壁的攀登。

如果我們的登山仍然只是在追求量化的目標,
那就算是 15 年後完攀了 14 座 8,000 公尺峰,
其實登山探險精神並沒有實質的進步。

Rolex 也持續贊助一些探險計畫,但是它的作法是採用提案甄選的。
而且它的範疇也更為廣泛,所著重的是探險精神,而不是數字。
它未必是一個單純的運動,也可以是一項自然科學的研究計畫。

對於國內企業有心贊助這樣的活動,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只是我的期望更高,希望企業能夠真正的掌握到登山運動背後的探險精神,
並且能夠將經費用在刀口上,對於台灣的探險運動產生一個引導的作用,
而不要陷入數字量化的迷思上,必須說那真的是太過淺薄了。

YM

此文章於 2011-04-15 01:43 被 林友民 編輯. 原因: 1957 Broad Peak first ascent
林友民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