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單個文章
舊 2005-05-21, 10:12   #4
大濟
攀言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1999-11
住址: Madison
文章: 689
大濟 是普普通通的會員
感謝 CLK。

奇怪,從這篇 2004 的臨床報告看不出為什麼 UIAA 要作這個決定。

也許我唸的太快,或整個誤解其意,這篇文章只建議不要用 campus board 作訓練,沒說青少年的密集訓練有什麼不好。

依據它的分析結果,德國「青少年國家代表隊訓練營」的成員(一週平均練4次,每次平均三小時,afterwork 能力平均 5.13b(男)或 5.12d (男+女)),和對照組的「業餘隊」(一週練平均 1.5 次,每次三小時,afterwork 能力平均 5.10+)的手指關節 X 光片分析,前者並沒有統計上顯著的「骨關節症」(非關節炎)現象。

當然,就樣本而言,種種分析的確也顯示「青少年國家代表隊訓練營」的成員是比「業餘隊」成員在手指關節上有比較多的「變型」,但作者強調這是一種「適應變化」,不是病症。

以下是我自己的胡思亂想,胡說八道,胡言亂語,唬爛唬爛,沒興趣的人可以就此打住:

1)作者的結論是基於所謂的「統計上顯著不顯著」標準。我唸社會科學(當然,唸的不太通),社會科學也常常強調「統計上顯著不顯著」。但有一句名言:「Lies, God dame lies and statistics」﹣﹣ 意即統計上的結論是基於想像的大數母群,而大數母群往往是不存在的,所以結論往往在說謊。我不知醫學界所用的統計工具和社會科學一不一樣。無論如何,我會比較看樣本本身的詮釋,而不去看所謂的「統計上顯著不顯著」。這篇報告就樣本而言,二組手指關節的差異是蠻大的。作者強調這是一種「適應變化」(並沒有提出有力的佐證),但卻也也強調是不是病症需要長期觀察。那,所謂的「適應變化」倒底是不是未來可能的病症源?

2)文中倒是很約略的講了一下「德國山協」和「慕尼黑科大」如何對「德國青少年國家代表隊訓練營」的合作研究,很有意思。我猜這些研究應該會對訓練營的訓練工具、時程、方法提出建議,而建議會不會就直接或間接的使訓練營的成員減少(或遞延)了受傷的可能性?惜文中並無討論,只把它的分析建構在較抽象的「訓練密集度」上。另,建議不用 campus board 不算什麼建議,大家早就知道了。

無論如何,這篇文章值得讀。看了這篇文章,我對「德國山協」和「慕尼黑科大」如何作運動攀登的研究很有興趣。X 的,或許我們可以「他山之石」一下!怎麼樣,中華山協諸公們能不能運用資源搞一些資料來參考參考?
大濟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