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1 |
輕度攀岩者
註冊日期: 2003-05
文章: 77
![]() |
中間確保系統
好啦,公佈答案。也就是,如果是我,我會怎麼作。
其實,答案已經在那兒了。把牛奶的「膽子夠大」,中達的「用body測試一下」,和A-wei的「橫下心」加起來就是了 :如果我是 leader,我會把自己掛在固定點上,狠狠的坐下去,用腳抵住岩壁加重,再左右晃晃,看看 bolt 和 hanger 的反應,判斷它的安全性,一次測一個,確定固定點沒問題了,然後再架設牛奶所建議的確保系統。 這種固定點的「加強」測試在傳統攀登時(包含人工攀登時的一些支點),是必要動作之一。我就搞不懂為什麼到了運動攀登反而好像被忽略了﹖ 想起來也矛盾:傳統攀登用的固定點用什麼岩楔架,架成什麼樣子,岩縫是什麼品質是看的到的,看的到都還要測試,為什麼運動攀登用的埋進岩壁內,看不到的 bolt 不用﹖如果盲目相信 bolt 比岩楔安全,為什麼還擔心受力問題﹖如果擔心受力問題,為什麼不乾脆就先來測試一下﹖不先好好的測試一下,等到擔心的事情真的發生了 --「假設成真」,事情是不是就大條太多了﹖真的,不是我在胡爛你,等到擔心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所架的「分擔受力系統」愈分擔,也就是說,愈複雜,待志就愈大條。 簡單的問題,簡單的答案。但我猜一定有人不爽。大濟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恭候批判。 [img]images/forum/smilies/icon_frown.gif[/img] |
![]() |
![]() |
![]() |
#22 | |||
版主
註冊日期: 2003-05
文章: 190
![]() |
中間確保系統
大濟我第一個來找你,不過放心,不是來批判,是跟你站在同一陣線.你的意思應該是如果測試中Bolt失敗了,先峰仍被下面一連串Bolt確保,所以其實是不用怕的.對這個方法我完全認同. 可是測試時不怕才怪,所以為了減少害怕的感覺,我會在測試前,也掛上另一個Bolt,但繩環要夠長,使兩繩環與Bolt間的連線成一直角三角形,第二個Bolt完全不承受體重(不可太長).若第一個Bolt失敗時,我會以圓弧擺\至另一邊,另一Bolt只因此承受體重約1.5倍,可有效減少墜落的機會. |
|||
![]() |
![]() |
![]() |
#23 |
重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3-05
文章: 175
![]() |
中間確保系統
好方法 but...大家有事沒事都來試一下好像又不是粉好呢 不過敢這樣試的人大概沒幾個 大概只有逼不得已時才會出此下策 [img]images/forum/smilies/icon_smile.gif[/img] [img]images/forum/smilies/icon_smile.gif[/img] [addsig]
__________________
別改點來將就你的攀登能力 讓難路線提升你的能力 聰明的攀登者會挑適合自己的路線爬 不懂定線規則,不了解螺栓結構與使用規範者與不了解安全確保架設者 請不要擅改岩點 別讓你的自私與方便 縮短了公共岩場的壽命 http://li-air.cc/home/space.php http://spaces.msn.com/members/cehome/ |
![]() |
![]() |
![]() |
#24 |
輕度攀岩者
註冊日期: 2003-05
文章: 77
![]() |
中間確保系統
嗯 . . . 還在思考 A-wei 的問題 . . .
1) 嗯 . . . 如果「大家」都這樣作的話 . . . 嗯 . . . 大家都這樣作的話, bolt 的壽命會減短。相對的(又是相對論 $&*#!!),可能意外事故會因此減少。 理論:把時間當作橫座標,把 bolt 的有效參數當作縱座標。這樣作測試的話就等於把原本隨機分配的意外事故(x, y) 壓縮到象限一偏右偏下的部位。如果「時間」這個函數趨近無限大的話(bolt 的有效參數幾乎是固定的,「時間無限大」也是很合理的條件限制:人命無價,更何況我們都希望攀岩能永續發展)那結果就是意外事件的顯著減少。因為一旦以上「壓縮」效果出現,bolt 的汰舊換新會加速,其實質效果就等於把意外事故的分配「鎖死」在偏右偏下一開始的部位,不再是隨機了 . . . (喂,一票學經濟和理工的,這個模型對不對﹖) 實際:牛奶已經說了,leader 的測試固定點是安全的。相對的說,至少比不測試然後發現 bolt 有問題安全 . . . (ni ma ka ho, 又是相對論 $&*#!!) 2)【敢這樣試的人大概沒幾個】﹣嗯 . . . 嗯 . . . 理論:不知道要怎樣回答這樣的問題耶 . . . 請學心理的幫幫忙。 實際:有幾個就是幾個。有比沒有好。相對的,有比沒有安全。 [img]images/forum/smilies/ ![]() |
![]() |
![]() |
![]() |
#25 |
週末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3-03
文章: 49
![]() |
中間確保系統
以體重70公斤來算70X9.8=686Nt=0.686KN
跟Bolt承受力相比,明顯低很多, 討論減少Bolt的靜態受力,似乎是不必要。 我認為問題在於歲月造成Bolt的承受力下降時,危險就會發生,但這不應在這主題內討論,否則所有系統都將變成不安全。 應該沒有規定攀爬多繩距路線時,爬到確保站就一定要停下來轉換。 既然是中間確保系統,表示上方仍有未完路線,也還有Bolt,我會把A3(圖1)改放在上方的Bolt上(下一段繩距的第一顆 Bolt,使用快扣組),這樣Second上來後可直接變成Leading上攀。 而既然是確保Second上來,墜落衝擊力不會太大,Bolt承受力回到第一個公式。 運動攀登路線都有已知Bolt數量,也不應發生攜帶器材不足的現象,除非掉落。 繩隊攀登不是攀岩比賽,誰多用了一個Bolt、誰多爬了一小段不重要,安全比較重要。 [img]images/forum/smilies/ ![]() ![]() ![]() |
![]() |
![]() |
![]() |
#26 | |||
版主
註冊日期: 2003-05
文章: 190
![]() |
中間確保系統
這個方法的確不錯,在各種條件容許\之下,又多了一個安全的選擇. 不過,在受力的大小上,需要稍微修正.(以下直接以70公斤的人為準) 1.把體重70公斤的[死人],吊在固定點上,固定點承受70公斤的力. 2.人在散步,小腿脛骨受力(最大時)為體重的2~3倍.跑步為5~7倍. 3.70公斤的[活人],在架設支點的過程中,固定點承受2~4倍(保守的估計在3倍上下,約200公斤,看他動作溫柔或粗暴的程度). 4.以固定繩作下降,固定點承受2~8倍體重(甚至更多,雙繩較單繩受力大) 5.以活動繩下降(由確保者放下)固定點承受2~12倍(阻力越大的確保器,固定點受力越大;放得越遠固定點,受力越小,也就是剛放不久就制動,力量最大) 6.靜態確保(確保器會完全鎖住及確保者有自我確保不會被拉動)先峰墜落受力2~15倍(約150~1200公斤) 7.動態確保(確保器不會鎖住或確保者可被拉動)先峰墜落固定點受力不超過確保器制動力的3倍(約150~600公斤) 以上的程序,若極小心操作,會出現極小值;若不小心操作,或技術不良,則可能出現極大值.一般情況大多為中間值. |
|||
![]() |
![]() |
![]() |
#27 |
攀岩癌症患者
註冊日期: 2004-02
文章: 551
![]() |
中間確保系統
兩人繩隊要算兩個人亂動的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