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攀岩資料庫
   
首頁相簿E-mail、路線圖、人工岩場教學單位裝備商家網站連結、[初級攀岩課程]

返回   台灣攀岩資料庫 > 活動資訊 > 綜合討論區 >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註冊 Gallery部落格 論壇輔助說明 會員名單 行事曆事件 搜尋 今日新文章 標記討論區已讀

心情、遊記、感想、記事...... 任何有關於攀岩或其他活動的心情、遊記、感想、記事......歡迎你在此共享

回覆
 
主題工具
舊 2014-11-03, 16:23   #1
twoteeth
重度攀言者
 
註冊日期: 2001-11
文章: 151
Images: 9
twoteeth
攀岩級數123

FB發表處:https://www.facebook.com/notes/45476...0/?pnref=story

◎什麼是級數?

所有人在剛開始接觸攀岩時,心中都會生起一道摸不著頭緒的疑問,那就是「級數」從何而來?這道經常困擾初學者的疑問,不只讓人丈二金剛,難以一窺全貌,同時也讓許多老手們不知所云,無法回答這個始終存在於每一條路線上的問題。

記得第一次參加社團岩訓時,我問學長:路線的級數怎麼訂出來的?
學長回答:找個經驗豐富的攀岩者來爬,然後問他覺得級數是多少。
啥?
不問還好,一問,滿頭更多問號。

簡單來說,級數就是「路線與路線之間,對於攀登者所造成的難易比較」。講得再詳細一點,級數是「路線」與「路線」的比較,要比較的是「攀登者」完成攀爬的難易差別;路線是主角,攀登者當裁判,每一條路線都是一個客體,由攀爬者「主觀」地去判定路線與路線之間的「比較難度」。

既然路線級數是一種主觀判斷,就無法達到「絕對」的準確性,不只會因人而異,還會因為路線形態不同,產生難以比較的狀況發生。最明顯的差異即是「難度路線」與「抱石路線」之間,明顯存在著無法對比的窘境。因此在抱石運動興起時,攀岩者就為抱石路線獨立出自己的難度系統。

不論難度與抱石,現今國際上最通用的兩種級數體系,分別為美國與法國這兩個老牌攀岩國家所發展出來的級數表示法。台灣攀岩界所慣用的攀岩級數即為美國體系。在難度方面,以「5.X」來表示,「X」為阿拉伯數字(整數),從「0」開始,數字越大表示難度越高;當「X」進入兩位數時,則會在「X」後面加上a、b、c或d來增加級數的區分,比如:「5.10a」。亦即「5.11a」是比「5.10a」高出了四級的難度,而非只有一級。目前世界上已被完成的路線,最難的級數為「5.15c」。

在抱石方面則是以「V」為前綴,後面接上阿拉伯整數數字,數字越大表示難度越高。不過在最簡單的部分是從「VB」開始,然後才是「V 0–」、「V 0」、「V 0 +」,「VB」表示所有比「V 0–」更簡單的路線,而「V 1」之後的級數則沒有再加上正負號。目前世界上已被完成的抱石路線,最難的級數為「V16」。

(美國的級數表示與法國的級數表示法以及其他級數系統,皆有對照表可供參考,大部分的路線指南(Guidebook)會附加其中,亦可上網鍵入「climbing gradeconversion」關鍵字搜尋。)


◎級數的準確性與不準確性

拿出數個重量不等的物體,在不使用磅秤等測量工具的情況下,用手秤秤看,憑感覺將各物體的重量做個比較,然後排出輕重順序。只要物體間的重量不要過於接近,那麼用感覺排列出來的順序,將會與使用儀器測量出來的排列結果相同。即使換成不同人去感覺排列,也會得到相同的順序。攀岩級數的認定就像上述重量實驗一樣,就算我們沒有任何能實際測量難度的工具,也能在大體上能維持一定的準確度。

也就是說不會有人把5.10a當成5.11a,幾乎所有攀岩者都能清楚分辨出這兩個級數間的差異,畢竟相差了四個等級。不過,路線的難易比較,比起重量比較要來得複雜多。尤其是主觀判定的方式,在相鄰級數之間,無法確立明顯分界,會有相互重疊的範圍。這些「難度感覺」落於重疊地帶、模糊難定的路線,攀岩者有時會乾脆將兩個級數都寫出,如:「5.11a / b」或「5.11d / 5.12a」。

主觀判定的另一大問題,就是一定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不準確性。一般而言,路線級數照慣例都是由首攀者訂定,或由路線指南(Guidebook)的作者收集攀爬者意見而產生。由於每一位攀岩者對於路線難度的判定方式與敏感度並不相同,特別是一些只有少數人爬過的路線,更有可能產生較大的誤差。理論上,在路線指南(Guidebook)撰寫前,越多人爬過的路線,其準確度會越高。因此,一個岩場之中,越熱門的路線,級數越不會有問題。雖然級數能訂的越準越好,不過畢竟級數只是一個「參考數值」,上下一個等級的落差,還在尚可接受的範圍內。


◎不同路線形態的比較難題

路線形態百百種,有三四十米的長路線,亦有七八米的短路線,還有懸岩、裂隙、斜板、垂直岩面、以及連續耐力、單步難關等各種五花八門的形態。不同形態的路線,所需使用的技巧與肌肉群組皆有差異,但是卻都只有使用同一種級數系統來表示難度。因為「級數」最初的目地,是為了提供攀爬者有用的攀登資訊,而不是作為一種攻克的標的。是由首攀者將攀登過後的難度感覺,提供給後人作參考,僅為路線資訊的其中一部分,因此一開始時並沒有將各種形態的級數區分開來。實際上,當我們站在岩壁底下,就可清楚觀察出大部分路線的形態與種類,再輔以難度資訊,即可決定是否有興趣攀爬該路線。而撰寫較詳細的路線指南(Guidebook),亦會提供更多有關難度的資訊給攀登者參考,諸如:是否有單步難關、不易發現的手點、需要特殊動作、為指力路線或為肌耐力路線等等。

級數的應用雖然在各種路線的資訊提供上不會有所缺漏,但是不同形態的路線於比較上卻有一定的困難程度,尤其是難度越高的路線,形態差異所造成的比較困難就越明顯。5.8的裂隙、斜板、煙囪與懸岩等路線,爬起來的困難感覺會相當接近;可是一旦難度提升,一條5.11 的斜板平衡,就有可能使一大堆能爬5.13的攀岩者on-sight失敗;一位善長攀爬5.14耐力路線的攀岩者,卻不一定能夠成功克服5.13單步難關的路線;即使攀登能力高達5.15的攀岩者,在面對5.13的裂隙路線時,都會顯得束手無策。攀登級數自兩位數開始(5.10a),路線形態所產生的差易就會越來越明顯,而不同形態所需的攀登技巧與肌群力量也會越來越不同,造成跨形態的難度比較顯得越來越困難。也因此,二十世紀末所興起的抱石運動,才會獨立出自己的級數系統,不使用原本的攀登級數來劃定難度。

當級數升高時,難度認定會傾向以相同形態的路線來做比較,裂隙與裂隙比,肌耐力路線與肌耐力路線相比,而同一位攀登者的攀登級數也會因路線形態而有不同的表現。目前世界上已被完成的路線當中,級數最高的一條,是55米大角度的運動攀登路線5.15c(Change,Norway,FA: AdamOndra in 2012),而最難的裂隙路線,則是一條5.14b的傳統攀登路線(Century Crack,U.S.,FA: Tom Randall and Pete Whittaker in 2011)。從級數上看來,該條裂隙路線應該比5.15c的路線簡單不少,但是,實際上到底是那條路線比較難被完成,卻難以有個定論。


◎身材差異所造成的難度問題

路線的級數按慣例會由首攀者給予最初的參考級數,卻無法保證一定準確。當初始級數失真時,就需要參考後續完成該路線的人,所提供之資訊來進行調整。造成初始級數不準確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是首攀者的狀況太好或太差,有時候是首攀者遺漏關鍵腳點或手點,有時候是首攀者本身對於級數的敏感度較低,或是路線難度不在首攀者能敏感判定的範圍內(一般攀登者對於接近自身攀登能力極限的級數最為敏感,對於能輕易完成的路線敏感度較低),有時候是因路線形態不熟悉所造成的誤判;另一種狀況則是首攀者的身材並沒有落在普羅大眾最常見的範圍內,而路線剛好又屬於有身材限制(或優勢)的那種。

因為身材而產生級數無法準確的例子,最著名的即是被Lynn Hill於1993年以free climbing方式首攀的The Nose(共三十多段繩距),當時Lynn Hill給出的參考級數為5.13b,後來她認為應該為 5.13c (Lynn Hill free climbing過The Nose兩次)。路線最難的一段繩距「Changing Corners」為一段平整光滑的內角地形,LynnHill發揮她驕小的體形(身高157cm),以獨特的撐推動作克服了難關。不過,後來也成功爬過該段難關的幾位壯漢,卻無法像LynnHill一樣,輕易地將身體擠在內角內。Tommy Caldwell 認為該段難關有 5.14a ,而Scott Burk 則覺得以他的身材爬起來感覺有5.14b,與Lynn Hill最初認定的級數相差了四級之多。即使這三位攀岩者都是經驗豐富、赫赫有名之輩,而且級數判定的能力都相當受到眾人認同,也會因為身材差易而對同一段路線有不同的難度評價。這條當世聞名的路線,最後free climbing 的難度就被記錄為5.13c / 5.14b,一種少見、跨越多個等級的難度。

每座岩場或多或少都有身材路線,有些是對高的人有利,有些是矮的人爬起來比較容易,還有些則是取決於手指的粗細大小,不一而足。這些身材路線通常會以大眾身材為級數標準,或是乾脆維持首攀者的級數,然後再口耳相傳或於路線指南中加注如「越矮越難」等資訊。不會像The Nose 這等全球知名的路線一樣,使用橫跨四個等級的標示方法。攀爬者遇到這種身材路線時,不宜過度拘泥於級數,要放開心胸,忘卻對於級數的挑戰與成就,才能盡情享受路線所帶來的攀爬樂趣(也比較不傷感情)。


◎路線的攀登方式與級數

級數是「路線」對「路線」的比較,原則上無關攀登方式。一條路線如果red-point比起另一條路線難,那麼on-sight起來自然就會比較難,top-rope爬起來也會比較難。級數的意義是比較出路線的難易,而不是攀登方式的難易。每位攀岩者都清楚知道,on-sight難過red-point,red-point又難過top-rope;再斤斤計較一點,自己放快扣又比單純掛繩還來得難。今天,一條路線不會因為你自己放快扣,路線級數就會往上難一級;自己架設支點,路線級數再往上難一級;那是你攀登能力的表現,而不是路線難度的表現。的確,同一等級與形態的路線,有時候on-sight起來的感覺,可能會有不小的落差。如果,一定要選擇一種攀登方式作為攀爬難度的比較基準,那麼red-point將是不二選擇。因為攀岩世界裡,每一次級數的突破,都是以red-point的方式達成,而非其他攀登方式。

實務上,在嘗試新路線時,即使還未完攀,攀岩者通常可以憑著過往經驗,就推測出路線級數。如同世界上第一條5.15a“Realization”一樣,當Chris Sharma與Dave Graham還在嘗試時,大家就知道這條路線將是攀岩級數的另一個高鋒,只是看誰能先拔得頭籌而已。不過,推測畢竟不如實際完攀後來得可信,依照攀岩界慣例,只有首攀者與已完攀的人,才適合評斷級數。


◎等級之起源

「比較」就需要有一條(或多條)路線做為起頭,成為級數判定最初的原點。目前國際通用的美國級數系統(YDS),起源於內華達山脈的登山難度分級。原先是用來劃分從健行到攀登峭壁等各種登山路線的難度,從第1級最簡單的健行路線,到第5級需要繩索保護的垂直岩壁,共分五大級,並用小數點後一位數來細分各等級內的難度,例如:「4.9」則是表示難度已相當接近需要用繩索才能安全攀爬的登山路線。

在那個沒有岩鞋,眾家高手還是穿著登山鞋在岩壁上的年代,「5.9」已經是世界上最難的等級。隨著攀岩裝備與攀登能力的提升,「5.10」遂成為新的封頂級數。由於當時的級數,並不是一套可以累進的系統,「5.10」就已經到頂,所有比「5.9」難的路線都是「5.10」。即使每次攀岩難度有所推升,路線的級數依舊會是「5.10」,「5.10」便成了一個包含廣泛難度的等級。攀岩者為了詳加區分「5.10」內的難度,於是對「5.10」增加了a、b、c、d四個從易到難的等級。後來,大家終於瞭解到岩壁的難度是永無止盡的,人類挑戰的慾望也是無止盡的。攀岩需要的是一套可以一直累加上去的難度系統,因此誕生了「5.11」以及更後來的「5.12」、「5.13」等等。而在級數後面加上英文字母,也成為後續級數累進的規則之一。

每個岩場最古老的路線,可能就是該岩場路線難度比較的起點。但是各岩場的級數,是否能與美國優勝美地的難度相同,卻很難說(YDS即為優勝美地十進位系統的縮寫)。由於級數判別全得靠「人」,雖然YDS是一套國際通用級數,但是受限於各個岩場當地攀岩者對外交流的情況與發展歷史,並不是每一個岩場都能與國際接軌,訂定出符合普世遍認同的等級。不同岩場之間還是很有可能存在著級數落差。不過,在同一岩場或地區,普遍都能維持住級數間的比較關係。也就是說,級數本身雖然不一定能與國際接軌,但是同一個岩場內,5.8的路線難度還是會介於該岩場5.7與5.9的路線之間。岩友旅外攀登時,可以先攀爬一些該地的熱門路線,判斷是否有級數落差後再做規畫。


◎Free Climbing之外的級數系統

上述所討論的級數,是單指free climbing的難度,但是攀岩不只有肢體動作上的難度而已。下面將簡單介紹另外三種有關攀岩的級數系統,而這三種級數都是屬於非累進的系統,有封頂級數,不會再向上延伸。

1. 風險級數
使用傳統攀登架設支點的方式,其支點好壞與可架設支點間的距離,攸關生命安全。這一套級數就是以攀登者架設技術純熟且裝備良好的前提下,來考量路線可能帶來的風險性。

「G」:表示良好,對於經驗與技術熟練的攀岩者而言安全無慮,一般這類路線都不會特別標示出其風險級數,風險級數通常只會出現在有危險的路線上。
「R」:表示危險,在路線的某些段落,可架設支點的距離或岩質,於墜落時有可能造成攀登者嚴重受傷。
「R/X」:表示高度危險,在某些段落墜落時,嚴重受傷將是不可避免,甚至有可能一命嗚乎。
「X」: 表示極度危險,在某些段落墜落時,將會造成死亡。

2. 時間級數
大牆攀登與高山岩壁中,攀爬所需的時間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一般岩壁不高的岩場並不會有時間級數。不過,速度快慢其實與攀登者的能力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像是優勝美地的一些高手之間,盛行著極速攀登的挑戰,普通攀岩著需要花費三天、甚至五天才能爬完的路線,他們可以在十幾個小時內就完成。而這裡介紹的時間級數,是以普通攀岩者所需花費的平均值來分級,用羅馬數字表示。

「Ⅰ」:短路線,一兩個小時內就可完成,通常不會超過三個繩距。
「Ⅱ」:需要花費半天左右的路線。
「Ⅲ」:幾乎會花掉一整天的時間,可能包含走到起攀點的步行時間。
「Ⅳ」:需要超過十二個小時以上的「一天」路線。
「Ⅴ」:需要兩至三天才能爬完的路線。
「Ⅵ」:需要花費四天以上的路線。
「Ⅶ」:岩壁位置偏遠,不只攀爬時間超過四天,走到起攀點可能就需要數日。

3. 人工攀登的級數
當我們在攀爬路線時,遇到爬不過去的難關,就有可能會使用人工攀登的方式來突破困境。尤其是大牆攀登與多繩距的長路線,爬上去才是最主要的目標,使用何種方法倒是其次。

人工攀登可以說是攀岩者最早的攀登形式,早期攀岩者free climbing的能力普遍不到5.9的情況下,人類就是藉由人工攀登的方式完成許多路線。一條大牆路線會因為使用人工攀登的輔助程度不同,而使free climbing的難度有所不同。關於The Nose這條路線,就有5.9 C2與5.11d C1這兩種熱門的攀登級數,當然,如果你擁有與Lynn Hill或Tommy Caldwell相同的實力,亦可嘗試全部以free climbing的方式來攀爬。

通常使用人工方式攀登,攀爬速率會遠低於free climbing,一條路線越多路段使用人工攀登,所耗費的時間也會越多。The Nose這條路線攀爬上的最低難度是可以降到5.2,帶上一大堆工具以A2的方式攀登,只不過所需花費的時間可能得以「周」來計算。至於路線的那些地方要使用人工攀登,路線資訊中都會有更詳細的說明。而在攀岩者酷愛挑戰的世界裡,也不乏有從頭到尾全部使用人工攀登的純人工路線(或挑戰形態)。

傳統的人工攀登級數,是以「A」為開頭(aid climbing的第一個字母),後面接上數字表示難度和危險度。現今,還有一套困難程度與安全風險同傳統級數平行對應的「C」開頭系統。兩者的差別,在於攀爬者是否使用會破壞岩壁的岩釘(piton)等裝備,常以有沒有攜帶岩鎚來區分。「C」代表著「Clean」,即攀爬過程中,自己完全不使用會對岩壁產生破壞的工具,不需要在岩壁上敲敲打打,但可以使用早已打在岩壁上的bolt與前人所遺留下來的岩釘。

「A0」或「C0」:支點可架設的相當穩固與密集,或是已有足夠的bolt在岩壁上,通常不需要使用到馬蹬(繩梯)。
「A1」或「C1」:簡單的人工攀登,支點都可架設的相當穩固,墜落無安全之虞。
「A2」或「C2」:需要中等程度的人工攀登技巧,少數地方的支點僅能承受身體重量,可能需要使用天勾,墜落時會造成較長的墜落距離。
「A2+」或「C2+」:某些地方墜落的長度會超過10米,但受傷的風險並不高。
「A3」或「C3」:需要高度的人工攀登技巧,而且會有連續路段的支點都僅能承受身體重量,墜落距離可能高達15~20米,有受傷的風險,但嚴重受傷的可能性不高。
「A3+」或「C3+」:墜落可能產生的距離或危險比上一級還要來得更高。
「A4」或「C4」:需要高難度的人工攀登技巧,附帶有相當高的危險性,墜落重傷的風險不低,墜落距離可能超過30米。
「A4+」或「C4+」:需要相當困難的人工攀登技巧,墜落相當危險,可能造成重傷或死亡。
「A5」或「C5」:需要非常高超的人工攀登技巧,整段路線並沒有任何值得信賴的支點,墜落可能造成死亡。
「A6」或「C6」:理碖上的級數,連確保站的支點都僅能承受身體的重量,攀爬者墜落時,整個繩隊都將在空中飛舞,很難確認是否真的有這種路線,或真的有人願意去爬這種集體自殺路線。
twoteeth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開啟 vB 代碼
開啟 HTML 程式碼
論壇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中原標準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22:24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Jelsoft Enterprises Ltd.
Copyright©2000-2010 台灣攀岩資料庫 www.Climbing.org
本網站由 Why3s 代管